查看原文
其他

课堂提问好不好?先问自己是否做到这五点

星教师 2021-12-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顶思 Author 郑钢

作者 | 郑钢(上海市高东中学副校长,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国际交流中心兼职研究员)

编辑 | 阿加



在讨论关于问题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打个比喻,课堂上的问题就像落在水面的石头,一块石头激起的涟漪越多,越广,说明其力量就越大。问题如果越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深度学习的话,那这个问题就越有效。“有力的问题”需要教师提出策略性和针对性强的问题,策略化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加深学习的理解,建造积极学习思维,助力学生成为自我管理和调控思考过程。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设计和提出问题,有经验的教师知道问题是通向学生思维大门,他们不是仅仅提出问题,而是有意识地设计和提出适合每个学习目标的问题——带来学生特定教学内容的问题。

例如:当学生开始学习某个单元时,他们也许会问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当学生开始探究某个主题活动时,教师应该提问分析性的问题;当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该提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


你使用基于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吗?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提出了学习者参与和投入各种认知水平,从最低层次(记忆),然后是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一直到创造。在过去的时间,其余分类法不断在完善和阐述布鲁姆分类法框架。他们对于教师设计问题是有益的指导和资源,驱动学生进行复杂水平的认知活动。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所有认知水平是必须的,问题时当教师在设计恩梯时应如何灵活、综合地使用各层次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和学习。

例如:以下是教师围绕分类法,三个层面的结构化问题设计:

水平1:信息的输出。此水平的问题需要学生知识的回忆和过程的简单应用。如例举、背诵、说出名字、计算、定义和识别等。例如:“陈述1906年旧金山地震所造成的破坏。”

水平2:信息的处理。此水平的问题需要学生合成、找到模式、赋予收集的信息有意义,如此的思考须超越简单、不仅仅是一步的思维认知,如比较、组织、总结、排序、分析和估测,例如:今天的旧金山是如何相似和不同与1906年大地震时代?

水平3:概念的输出。此水平得问题需要学生思考的更加立体、综合和深奥—分析来自多处来源的知识或信息,从一个领域生成和转化到另一个领域,从而解决问题,应用他们所综合的知识在全新和创新的领域。任务包括预测、应用、创造、评价。例如“基于你对于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的学习和你对于当前建筑结构的分析,你将如何建议旧金山市政委员会改善地震安全标准?”



你的问题给学生建立积极的期待吗?

“语言无小事。”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强烈信息和暗示,听者可以从中解读、分析和感悟。这些信息的指向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消极的。

例如:在此问题中:“你曾想到过唐尼会对这个项目有贡献吗?”请注意:从潜在的假设中,唐尼也许对于项目并没有很多的付出,或者此项目对于唐尼也许太难。

这儿还有消极指向的问题:

你又忘了你的任务?
你认为别人会发现你的想法有趣?
好的,我给你容易的字谜,然后你将成功地完成。

与此相反,教师显然需要提出建立积极期待的问题,使得学生具有自尊、效能和增长性思维:对于此项目在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目标?当你制定任务的计划,你需要何种材料?(此问题假设学生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多种目标、行动的计划以及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从此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中,你为今后项目的实践获得了何种观点、想法?(此问题假设学生具有洞察力,他从项目中汲取和收获了很多观点、经验,并有能力将这些观点和经验用在以后的任务或项目中)。

当你比较和分析这两种类型的问题时,想想每一个问题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自我意识。教师的责任是杜绝消极的问题,而生成积极的问题。


你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思维习惯吗?


习惯就是思维。好的问题不仅帮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任务里获得成功,而且帮助他们学会养成在学习中需要坚持和成就成功的性格、思维。以下16种性格就是所谓的思维习惯或者就是人们具有理性和明智行为时所展现出来的品质。
(1)坚韧;
(2)清晰并严谨地思考;
(3)控制冲动;
(4)多感官地收集信息、资讯和资源;
(5)带着同理心和理解倾听;
(6)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7)具有灵活和变通;
(8)能怀着敬畏回应他人;
(9)能管理自己的思维,具有元认知;
(10)合理并负责任地参与冒险;
(11)追求卓越;
(12)追寻幽默;
(13)提出问题或者质疑;
(14)具有综合性思维,能整体考虑和设计;
(15)将已有的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16)开放,愿意接受新事物。

当教师在设计或者提出新问题时,具有机会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习任务或者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以下是一些案例:如果要帮助学生具有灵活和变通的思考方式,应该提出具有不同答案的开放型问题,如:“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在你大脑里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解释......”

如果要帮助养成坚韧的习惯,应该问:“阅读时,当你的思想开小差,却想要继续读下去,该如何办?”

如果要鼓励学生怀着敬畏和尊重回应他人时,应问:“当你汇报田野考察收获时,什么激起你继续想探索的好奇心?”



你的问题指向反馈吗?


“我们并不是从经历中获得,而是从经历的反馈中获得。——杜威”

反馈远比记忆来的重要,反馈不仅是从过去的学习经历提炼和利用,还是将知识用于新的情景或解决新的问题,因此鼓励学生具有反馈力是帮助他们培养学习、策略和思维自我管理等元认知能力重要的方法,请仔细想想以下问题的力量所在:
(1)假若你已经找到了你的学习风格,当你发现你处于障碍重重的学习场景中,你会做些什么?
(2)当你小组学习或合作时,你会使用什么元认知策略管理或者调控你的倾听技能?
(3)如何将你的产品或结果更精确或者完善?
(4)整体思考是如何帮助你完成任务?
(5)除了校园,你还可以整合何种资源用于你的任务?
(6)阅读时,在你的大脑里会浮现什么?你是如何调控你对于故事的理解?
(7)当你在思考或反思某个问题的解决时,你会生成何种新的观点?
(8)当你的小组陷入困境时,你如何反应?你反应是如何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9)你的小组是如何选定角色的?

请注意,所有这些问题驱动学生审思他们的学习过程,并为之负责。他们的问题解决,决策、创新思维。如果在课堂上频繁使用这些问题,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将内化思维的方式并将潜意识地应用在学习任务中。



你提出长程型的问题吗?


一份对于初中和高中生调查显示,他们课堂上所面对的问题常常是不同的。在初中,学生说:老师要求他们告诉学到了什么?而在高中,他们问在学习之后,什么新的问题产生了?学生们意识到单元学习的结束并不是探究和学习的结束。

很多教师问宏大的问题,就像一把巨大的雨伞能覆盖一个学年的学习。这些问题也许人类还没有解决,或者答案总是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之中。他们强化了如此的现实:生活还依然充满了困惑和神秘,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生成神秘和解决什么的过程。以下问题就是:
(1)美德(公平、平等和美)的属性是什么?
(2)真理是什么?我们如何发现?
(3)真的有“好”战争吗?
(4)在这个现实中,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如此地普适和大众化,能够激发所有学科、所有年龄段的学生的想象力、催发他们的哲学思考。例如:在引导学生关注公平的属性时,低龄学生也许可以探索有人可以玩游戏而有人不行,是否公平?而高中生却可以考虑偏见的话题,并完成从全球视野考虑的项目化学习,探索偏见的涵义。


从教师到学生

请注意:前面讲过“提出问题或者质疑”是学生所必备的16种思维方式之一,本文讨论的是教师如何在问题的设计和使用中变得更加地有技巧和针对性,然而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高水平的提问者和质疑者。

模仿是人类学习的第一步。提问也同样如此。很多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质疑本身就是教师会提问,用他们的亲身示范引导学生的“产物”。通过教师高水平地,有策略的提问,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度。因此要教会学生去提问,教师是第一步,是关键!

来源:“顶思”微信公众号


xingjiaoshi@dett.cn





☟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